焦洪昌:一个自足的宇宙 | 恭贺陈光中先生九十华诞
一个自足的宇宙
恭贺陈光中先生九十华诞
作者:焦洪昌,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
来源:法学学术前沿首发。
相关阅读:
陈光中先生九十华诞,海燕教授希望我写点文字祝贺。一个耳顺之年的老学生,没入过师门,却得着先生许多照顾,敬重之意潜于心底,真是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,就欣然命笔了。
温州永嘉出过四个大学校长,陈先生就是其中之一。他担任过法大研究生院院长、常务副校长,1992年5月接江平先生为法大校长。先生祖籍是永嘉县大若岩镇白泉村,位于楠溪江西岸。江呈南北走向,江面时窄时宽,江流时急时缓,更有茂林修竹、野藤苇草盘桓两岸。2019年7月,我顺江漂流,水打竹笺,轻风拂面,有遗世独立、羽化登仙的感觉。
提起陈光中,白泉村的乡亲们有口皆碑,有的说他是著名法学家,有的说他是大能人,多次出现在国家电视台。问起陈先生祖宅,有位年长的村民很兴奋,像说书一样把历史描述的原原本本。说他家住的是前后套院,二层小楼,门楼盖的都很讲究,左邻右舍没人能比。陈家特别注重教育,孩子个个有大出息。不过后来陈家房产充公了,村里把他家的房分给了外姓人。现在这房年久失修,门窗朽坏,荒草满院,太可惜了。
我对先生的了解,始于1999年。经廉希圣教授介绍,海淀教师进修学院的沙福敏大姐找到我,说她正组织编写中学《政治与法律》课教材,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,问我能否参与。为了说服我,沙老师特别举例说,大名鼎鼎的陈光中教授,八十年代初就任我们中学历史课教材主编,别小看这套书,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中学生。我一下子就被打动了,何况女儿也要上中学呢,就心甘情愿地成了作者,后来还主编了全国中职的法律课教材。回首往事,陈先生的影响,像春风吹开心窗,使我亲见了中国基础教育的面相,从学生、老师、官员到教育系统,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呀。
2001年,是我第二次深入了解先生。他承担了一个国家课题,叫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》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,约我写集会自由、结社自由、出版自由、迁徙自由和政治参与权。记得参加人有程味秋教授、刘根菊教授、梁淑英教授、杨宇冠教授、曲新久教授、刘玫教授、杨诚教授、卫跃宁副教授等,还有几位博士研究生。讨论中,先生有三个观点至今难忘:关于条约批准,先生认为,虽然有些国内法律制度与国际公约规定不一致,但国家可以加快修改与完善国内法律制度的步伐,比如劳动教养、收容遣送、非法证据排除、减少死刑等,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充分准备,积极推进,争取早日批准公约;关于保留条款,先生强调,中国是文明古国,也是负责任大国,应该最大限度减少保留,我们批准经社文公约时,只对第八条工会条款做了保留,堪称典范;关于公约和国内法的关系,先生坦言,这是中国宪法上被长期悬置的问题,建议修宪时明确规定,当国内法与国际法发生冲突时,除非有特别规定,应当优先适用国际法,树立中国诚实守信的大国形象。印象中课题组举行过三次学术讨论会,大家各抒己见,取长补短,切磋完善,让我受益匪浅。课题结项时,先生在蓟门饭店请大家吃饭,几杯红酒落肚,他红光满面,笑意不停地在眉宇间荡漾回旋。
第三次密切接触,是在2002年。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后,发布一条新规,凡是未取得博士学位的教授,都不能带博士,这下可难住了一批人,晴天霹雳,何以解忧?我想起了陈先生,就默默地到他家求教。先生推心置腹,仙人指路,以他对学科和师资队伍的了解,建议我报考朱维究教授。一来行政诉讼法与宪法接近,毕业后可以转入宪法方向。二来朱教授是民主党派,为人耿直,思想超前,有广泛的社会影响,将来可以共同参政议政,为国家法治建设做贡献。我马上找到朱老师,报告了陈先生的建议和我的打算,朱老师非常给力,欢迎我报考。实话实说,我的专业课还可以,但外语确实不行,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,还是差3分,最后学校破格录取了我和刘革新教授。感谢学校的开恩,感谢朱老师的不弃,更要感谢陈先生的提点。现在我也带博士了,是您们给了我第二个春天。
先生是刑诉法大家,也是跨界学者,一生都为民主、法治与人权操劳。无论是1999年把“依法治国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”写入宪法,还是2004年把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”入宪,他都是政治决断的推动者,法律形成的贯彻者,司法实践的捍卫者。他为了刑诉法总则能写上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”的宪法原则而到处游说,为了国家监察法能顺利通过合宪之门而到处发言,为了纠正聂树斌等冤假错案而到处呼喊,为了学者的独立和尊严,明确拒绝王力军等聘他做顾问,与“重庆模式”一刀两断。记得先生在回忆录里说,平生的最大心愿就是立言致民,把自己的思想、著作传承下来。法大聘他为终身教授,他每天都在打造这一光环。作为晚辈后生,我确信,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走过的路、读过的书、爱过的人。
最近一次见到先生,是在2019年的一次研讨会上,他思路清晰,精神矍铄,只是步履有些蹒跚。2020年4月23日,是先生九十华诞,疫情阻隔,陈门弟子,后学晚辈,挚爱亲朋,都无法亲见这一历史瞬间。每当我想起陈光中先生,就会想起台湾的余光中先生,他们两人一个是学者,一个是诗人,但名字里都包含着父辈对他们的共同期盼一一光耀中华。
最后我把余光中先生“白玉苦瓜”中的两句诗送给陈先生,算是对他九十华诞的祝愿: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,熟着,一个自足的宇宙。
(诗人余光中)